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是创新的基础,一个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的,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学习的感受,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个性。 一、营造宽松的环境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呈现出来的个性包括对问题个性化的见解,对作品个性化的理解以及独具个性的美术创作。个性的呈现与表达需要一个轻松愉悦、充满民主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天马行空,自由表现,展示其个性。在一个教师主宰、机械沉闷死板的课堂上是不会出现意外的,是不会出现新奇的想法、与众不同的表现的,这样也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环境和民主氛围,允许各抒己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与众不同,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形成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时释放出充满个性与创造的光辉。 二、利用教学示范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善于体现个性美术课一般都有教学示范的环节,它既是教师展示基本功、体现个人魅力的机会,更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法、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一环。传统的美术课一般是教师画、学生临,教师做、学生仿,教师的范作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以至于学生作业呈现出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局面,没有个性的体现,缺少创新的意识。